假期来“碳”索,低碳科技馆掀起绿色科技体验热潮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以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丰富多元的主题展览和沉浸式的互动体验,掀起了一股大家参与绿色科技体验的热潮。
科学课堂:趣味互动点燃科学热情
科普活动角内,各种科学课深受欢迎。青少年们在了解非接触式传感技术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红外感应模块和电路的组装,进行“泡沫感应洗手机”制作。“智能垃圾桶”同样科技感十足,青少年们利用编程模块和传感器,赋予垃圾桶自动分类、感应开合的功能,将科技与环保完美结合。“空气动力车”更是火热非凡,青少年们用吸管、气球组装出依靠空气动力行进的小车,并在赛道上展开激烈的角逐。每堂科学课都座无虚席,陪同的家长纷纷表示:“边玩边学的方式让孩子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刻。”
低碳实验室:手工体验激发创新活力
低碳实验室里,手工体验课精彩纷呈。“迷你太阳能卫星”制作现场,青少年们认真组装太阳能板、电机和卫星框架,通过视频了解卫星模型模拟运行情况,感受航天科技的独特魅力。“竹筏帆船”制作课上,青少年们利用竹材、布料等环保材料,设计并制作出造型各异的帆船,在水池中测试航行性能,体验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碰撞出的火花。许多家长表示,这样的手工课程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结合参观场馆展出的太阳能发电模型、风力发电等互动装置,家长王先生更是感叹:“新能源技术在日常生活的应用比想象中还要多!”
主题展厅:多元视角展现科技魅力
除了“全球变暖”等常设展厅持续火爆,低碳科技馆近期举办的主题展览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与科普体验,备受关注。
“一‘木’了然专题科普展”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实物展示,带领观众领略传统木作工艺的精妙与低碳理念的传承。现场,不少观众通过触摸年轮标本,了解可持续林业的重要性,通过榫卯、雀替等木结构承重模型,探索古代建筑的奥秘。
序厅的“匠心筑桥‘碳’索未来”学生桥梁作品展则展出了80余件杭州市茅以升实验学校学生制作的桥梁模型。这些作品运用环保材料,结合创新设计,展现了青少年对桥梁建筑和低碳发展的独特理解。
三楼展廊的“中国航天发展成就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呈现人类探索宇宙之路、两弹一星历程、中国探月探火工程、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建设成果,以及航天精神内涵。不少青少年表示从展览中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从追赶到超越的伟大跨越,深受鼓舞。
科普观影:视听盛宴助力知识获取
五一期间,低碳科技馆球幕影院与巨幕影院场场爆满。12米直径球型屏幕播放的特效影片《魔力星球》,以360度全景视角与震撼音效,带领观众感受地球一年四季的生态奇观;20米宽巨幕3D影片《塞伦盖提大草原》,通过超高清画面与环绕音效,呈现了非洲草原的生命律动。观众们戴上3D眼镜,仿佛置身广袤草原,与角马群同行、近距离观察狮群捕猎。新颖的观影体验让科学知识“触手可及”,深受家长和青少年的喜爱。
志愿讲解:贴心服务传递科普温度
假期里,由高校学生、退休教师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活跃在低碳科技馆的各个角落。他们在展厅指导观众互动体验,耐心解答低碳知识相关问题。一位退休教师志愿者表示:“能用自己的知识为参观者讲解低碳知识和科学原理,这个五一特别有意义!”志愿者们热情专业的服务,不仅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更成为科普知识传播的重要力量,让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在互动交流中得以传递。
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通过展示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献上了一场绿色科技体验的盛宴,激发了观众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对低碳生活的向往。(低碳馆)